6年前,她的儿子被人杀死,可对于凶手,这个母亲最后却选择了宽恕。6年来,她用写给爱子的2000多封天堂家信和一份永恒的母爱,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仇恨与宽恕的故事——
张艳伟已经给儿子写了6年的信,这就像洗脸、吃饭一样,是她每天必做的事儿。
这个母亲并不知道,这2000多封摞起来近半米高的信件,该寄到哪儿去。准确地说,她自己就是邮差。每周,她都会带着刚写好的信,到儿子的墓前,念给在天国里的儿子听。
可这个日夜思念爱子的悲痛欲绝的母亲,却在两年后接受了调解,原谅了一个杀人犯,挽救了这个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的生命。事情传开后,有人这样形容这个母亲:“她的心脏有两个心房,一个在流血,一个在宽恕。”
事后,张艳伟得知,在舞厅里,张猛和朋友看到一个男青年骚扰一个漂亮姑娘,强行要她电话,便上前制止。没多久,这个男青年叫上了四个人,围住了他们。从舞厅的监控录像上可以看到,5个男青年追打着张猛和他的朋友,张猛从厕所逃到楼道,可最终也没逃过这群人残忍的8刀,倒在了血泊中,当场死亡。
这个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到25岁的母亲,终日以泪洗面。她的心里充满了委屈和仇恨,一心想着为儿子报仇,甚至在梦里,儿子都告诉她:“妈妈,我死得太冤枉了,你找中央电视台,去说说我这事儿吧。”
杀死张猛的主犯王某,从小就被离异的父母抛弃,是奶奶捡垃圾拉扯大的。在法庭上,这个老人无数次地向这对父母下跪,“希望留孙子一命”。
一审判决,主犯王某被判处死刑,随后上诉。这场官司从市中级法院打到了省高级法院,程序拖了近两年。在很长时间里,儿子的骨灰一直存在殡仪馆的一个小格子里,张艳伟迟迟没有给儿子安葬,她心里的疙瘩是,主犯还没有被“处死”。
在那两年里,她几乎每天都会躲在房间里哭。她得了抑郁症,害怕阳光、怕人群,怕参加别人的婚礼。为了躲避邻居,她搬了家。她“病态”到不愿站在玻璃阳台上,总认为别人在看她,嘲笑“这个母亲没有保护好儿子”。她甚至无数次想过自杀,抱着儿子的照片、找一家旅馆、吞下药“去找儿子”。
冬天的第一场雪来了,她会在信里问儿子:“你那里是否也被大雪覆盖?我多想用我的身躯替你遮风避雨,我多想变成一把大伞,冬天来了,你那里冷吗?”
有时,她在信里,为儿子作曲填词,写四分之二节拍的歌。有时,她干脆在信里画画:儿子平头、穿着三颗扣子的衣服,长发飘飘的妈妈在一旁等他,两人中间画了很多腿,一步步靠近的样子,她说,这是“儿子在上楼”。
最初,几乎每隔两三天,她都会去那个寄存儿子骨灰的“小格子”前念信。直到一年多后,她给儿子专门买了一块“阳光好,暖和,冻不着”的墓地,墓碑上刻着“悠悠情思、相伴永恒”,那儿就成了她的新“邮局”。
开始,这个念头只是闪过,然后被她否定。但后来,这样的想法开始不断地出现。那个老人在她面前下跪求情的场景,也一幕幕地在她脑海里重现。
很多了解案情的法官,都说她是个了不起的母亲,叫她“好嫂子”。张猛的同学大军,这个原本“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这杀人犯,应该判死刑”的年轻人说,“她的心实在太宽了”。而她的小学老师,一位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也夸她:“张艳伟,你做得对!我们都知道你就会这么做!”
她依然没有一天停止过对儿子的思念。她还是天天给儿子写信,拖地时,她会想起儿子42码的大脚在地上走;刷牙时,她想起儿子五音不全扯着嗓门唱: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!她读儿子走时留在床上的书《寻秦记》。赶上儿子生日,她会带上鲜花,最近的一次,她带了32朵菊花,这正是儿子活着该有的年龄。
她真的不再那么恨了。在给儿子的信里,她几乎从没骂过那个凶手。甚至面对记者,这位脸色苍白的母亲也小声地说:“对不起,我不愿透露他的名字”。
最近的一期节目里,一名工人因为不满工种变化,冲动之下伤害了女老板,后来,老板做了开颅大手术,脑袋里装了钢管,面相毁容,可最后这个女老板原谅了这个工人,去监狱看罪犯,希望他改造好。等他出狱,还进她的厂子。
身边的人也用温柔的方式,对待着这个失去爱子却宽恕了仇人的母亲。儿子走后,儿子的女朋友陪她住了三年,帮她卷头发,买韩剧《加油!金三顺》让她看,鼓励她学习“金三顺”。儿子的同学每年年三十来陪夫妇俩吃团圆饭,6年来年年如此。有的小伙子甚至叫她“妈妈”。
但她依然有放不下的事情。看到电视上那些年轻的罪犯,张艳伟很是心焦。有时候,她看着看着,会情不自禁大声喊道:“孩子,冷静,别犯罪!”她希望有出版社出版她写的信,警示年轻人。她还打算接受劳教所的邀请,现身说法,“哪怕能有一句话,对迷途的年轻人有启发,就好了。”
“我想好了,我会躲起来,默默祝愿他能有‘新的人生’。”她微笑着说。
在最近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,张艳伟模仿儿子唱歌、比画儿子的脚有多大、头发什么样,学儿子粗声粗气叫她“妈妈”的样子,她拿出儿子曾经用过的海豚图案的洗脸毛巾……她依然微笑着,沉浸在幸福的回忆里。